越来越多的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为农村的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中国古代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在这里诞生,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农田水利、器物制造等领域皆在黄河流域繁荣发展,书写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壮丽篇章。在舞台装置上,通过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从老子与孔子对话开始,从古至今,把厚重的中华文明沉浸式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河南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稳居全国前列。走进老院子剧场,面对古旧的平房,中外媒体一行等待着未知好戏的开场。然而,迎接中外记者一行的第一位演员,是穿过入口后的一片百亩农田,第二位便是农田后矗立着的一堵高大土墙,土墙用黄河两岸的黄土古法夯筑,高15米厚2米。这是一场场与历史的碰撞,更是一段与文明的对话。据了解,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不仅解决了全省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其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
在这里,包括上午参观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文化遗产都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从而让今天的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感受到其背后的故事。在这里,聆听黄河、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河南国际传播中心(HICC)推出外国记者看河南特别策划,一起记录外国记者在河南的见闻,以及他们对黄河文化与文明的思考与感受。
#人类文明从河而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外媒体黄河行活动于9月14日至9月16日在河南郑州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蕊外国记者眼中的河南什么样?巴基斯坦《每日邮报》中国区负责人马慕月已经学习中国历史多年,这次能亲自来河南参观这些历史景点、亲眼看到几千年前的文物,对她这个历史迷来说是非常棒的体验游客可以欣赏彩灯,体验沉浸式演艺和多种休闲娱乐。景域驴妈妈集团创始人洪清华说,文旅是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好途径。
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安阳古城已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记者从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了解到,安阳正聚焦汉文字的文化优势,全力赋能殷墟甲骨文历史文化标识,着力打造中华字都,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走出一条文脉传承创新、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子。殷墟还将打造以殷墟礼物、文字之都为脉络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体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能流通、易传播、可带走的模式实现传承和活化。作为全国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文字博物馆今年将研学课程升级,形成了6个研学系列,即汉字发展史、汉字在我身边、汉字小时候、探秘青铜器、美哉汉字、文字动物园趣味甲骨游,内容涉及汉字演变、汉字民俗、字书、书法等。10月28日,殷墟遗址博物馆将建成开馆,这将成为安阳文旅的新地标。
安阳将赓续历史文脉,抓好殷墟遗址保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在文旅融合与全域旅游背景下,知识型、文化创意型、数字艺术型的新资源更为重要,需要用新资源观指导供给侧改革,为大众提供新产品、新业态。 河南安阳,一片甲骨惊天下。同时增加常态化、固定场次殷商讲堂、文物课堂等专家型讲座,还原殷墟考古现场,配备1:1文物可接触式展出,让学生从小知文明起源、知文字根脉,从小培养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近年来,安阳市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坚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培育打造。多业态展现新风采安阳是一座文旅资源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城市。
古文明焕发新光彩殷墟我向往已久。殷墟依托殷商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文创,以亚长牛尊、甲骨文、文峰塔为题材,推出雪糕、月饼、蛋糕等系列文创产品,多次登上热搜榜。
注重品质提升,提高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能力。这座古城拥有3000多年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曹操高陵、中国文字博物馆所在地。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殷墟考察。同时还推出司母辛鼎多款数字文创,一经上线,5秒内售罄3万份。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新建成的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集考古科学馆、河南非遗展厅、《殷墟遗梦》剧目和河南省内首个元宇宙数字文化街区等多业态为一体。
安阳还培育拓展航空+旅游,连续举办了14届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大力发展低空旅游,开通国内首条短途飞行旅游航线,着重推出航空文化游等系列精品线路,会飞的甲骨文等特色研学课程,滑翔伞、三角翼、固定翼、高空跳伞、热气球等精品飞行体验项目。安阳研学资源丰富,研学旅游发展较早,是全国首批10个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建设了一批汉字研学营地和基地,推出一批文字文化研学课程和实践活动。
去年建成的安阳航空科普馆,成为河南省唯一一家航空航天主题的大型科普类展馆和研学基地,航空研学内容更加丰富,年可接待各类研学及培训15万人次。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和甲骨文发祥地。
景区今年推出新剧《妇好出征》,集舞蹈、话剧于一体,为游客奉上精彩的艺术盛宴。夜晚,记者走进安阳的历史文化街区仓巷街,只见灯火辉煌、人潮涌动,2023安阳古城古韵鎏光·灯火安阳大型沉浸式夜游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已成为当地最热门景点。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深度融合走创新路今年上半年,安阳接待游客2960万人次,同比增长121%,恢复至2019年的113.5%。游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聆听关于甲骨文知识的讲解。景区负责人介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殷墟后,殷墟的热度持续飙升,截至目前,殷墟已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接待量均创近年来新高。
为了创新性发挥安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赋能中华字都城市主题文化品牌,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2023中华字都·安阳文旅文创发展大会暨文旅招商推介会近日举行,会上推介了点亮殷墟数字遗址公园、一字连城国漫不夜城、三国文旅小镇等11个重点文旅招商项目。如今,安阳不断创新旅游业态,积极开发研学游、红色游、山水游、考古游、古城游、低空游等热门线路,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为游客带来多元体验。
如今,文化旅游的繁荣创新使古都焕发出奕奕光彩,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旅游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212%,恢复至2019年的109%,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及汉字公园、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曹操高陵博物馆等一批文旅项目相继建成。安阳以项目为支撑,全力构建文旅IP矩阵,打造中华字都,实施了20个标志性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额约282.8亿元。安阳近日发布了字游字在汉字研学、古建筑研学、红色印记红色研学、家风寻根研学、自然航空科考探秘研学5大主题研学旅游线路。强化数智赋能,提升文旅智慧化水平等。
2023安阳古城古韵鎏光·灯火安阳大型沉浸式夜游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夜游以古韵为灵魂,以光影为媒介,将甲骨文化、殷商历史、中华字都、非遗艺术、主题动漫等元素融合在一起。
截至目前,今年文字博物馆还接待了来自北京、河北、山东、山西、广东、台湾、香港等全国各地组织的研学团队91批次,学生1.1万多人次。今年,殷墟以甲骨文、殷商文化为主题,系列研学课程为载体,在中国宝藏·藏宝安阳研学课程基础上,全新开发探源文明·读懂殷商研学系列课程。
如今,当游客走进殷墟大门,纷纷驻足观看展板上总书记的这些话。景域驴妈妈集团和安阳市文旅集团签署了中华字都国际旅游目的地系列项目合作协议。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jxb7r.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opswd/4547.html
有话要说...